你的骨头正在悄悄变“糠”!有这6种表现的人赶紧测骨量
2019-05-10养生堂小编demo12°c
A+ A-你见过糠了的萝卜吗?
萝卜心部分由于储存时间过久,
变成了空心、海绵状。

骨质疏松后,人的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萝卜变糠了,木头变朽了。走路不稳、骨折等健康问题会随之而来。
骨骼健康大摸底
你的骨骼及格了吗?
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基础看护学教授给出了一套计算公式,可利用自身的体重和年龄估算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程度。具体算法:
(体重-年龄)×0.2
• 结果小于-4,风险高;
• 结果在-4~-1之间,属于中度风险;
• 结果大于-1,风险小。
举例说明,某人体重45公斤、年龄70岁,则他的风险程度为(45-70)×0.2=-5,说明患骨质疏松症风险高。体重越轻的人,得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就越高。
骨头变“糠”,身体会报警
骨质疏松症会使人的骨质变薄、骨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进而诱发胸闷、驼背、骨痛、骨折等。(较严重者,轻微的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搬重物时,就会发生骨折。)

骨骼的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一般成人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2015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骨质疏松有年轻化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31.9%的国民存在骨量低或骨质疏松问题,半数50岁以上的居民存在骨量异常,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四成。

如果出现以下表现,提醒你最好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这是确诊骨质疏松最精确的标准。
1
腰酸背痛
骨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表现,初期是从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2
个子变矮
身高缩短3厘米以上,就要怀疑是骨质疏松了,这主要是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驼背也提示骨质疏松风险。65岁驼背者可缩短4厘米,75岁可缩短9厘米。
3
骨折
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作用也可能骨折。其中,腕部、脊柱、髋部这3个部位最容易中招。
4
牙齿松动
骨密度降低,会使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有可能发生。人到中年,原本没有牙病,如果牙齿开始松动,就要警惕了。
5
走路不稳
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人体平衡能力也会大不如前。走路时东倒西歪,站立时不稳,都是重要的预警信号。
6
呼吸不畅
与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不畅不同,骨质疏松导致的呼吸不畅,通常不伴有咳嗽、体温升高等呼吸道炎症的表现。
只有老年人才会骨质疏松?不!
案例
30岁的吴先生摔了一跤竟然摔成骨折,他觉得很疑惑,不是老年人才会发生的事情吗?难道自己提前步入老年了?

医生建议他做个骨密度检查。结果发现,吴先生已患骨质疏松症,人未老而骨头已老。
为什么年纪尚轻却已经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最好在家里静养避免发生骨折呢?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得了膝关节炎,也可以运动!
专家表示:有骨质疏松就不运动,这是个误区!
运动是辅助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手段之一,但是对于运动要注意这一点。
做好运动的准备
年纪大的人运动容易摔倒,万一摔倒,骨的脆性增加,会容易发生骨折。
专家推荐你做这项运动
1快走
用较快的速度走路,对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力、提高呼吸肌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压的发生都有良好作用。每天快走30分钟预防中风对预防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静立
能加强肌肉的训练,训练时可以借助工具,比如哑铃。

长期不运动,关节的灵活性、骨骼的硬度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健康发育。


还可以这样预防骨折···
1
饮食:多摄入奶制品、豆制品和鱼虾
牛奶和酸奶的钙含量最高,豆制品和鱼虾也含有较多钙,增加摄入,有助于骨质健康。
2
多晒太阳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最简便实惠的方法。每天30分钟的光照就够啦。
3
减少盐的摄入
饮食中盐的摄入量越多,人体中排出的钙就越多。饮食清淡可以减少钙的流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方式之一。
这些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吸烟、酗酒、喝大量咖啡。
4
特殊人群
包括更年期妇女、孕妇、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甲亢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剂。
蟹粉豆腐
材料:带蟹黄的蟹2只,豆腐300g,黄酒10ml,鸡汤或水100ml,芫荽、生姜、葱少许。(2人份)。

制法:蟹洗净后上锅蒸熟,然后挑出蟹肉和蟹黄,切碎备用,这就是蟹粉。豆腐洗净,切成2cm左右的豆腐粒。另锅中烧开水,把豆腐粒放入汆2分钟,捞出备用。姜、葱、芫荽洗净,生姜切片,葱切小粒,芫荽切小段备用。把炒锅加入,放入少许油,把姜、葱放入煸香,再把备好的蟹粉倒入,炒至出油变成橙黄色。此时加入黄酒、鸡汤和少许的盐、糖翻炒均匀。煮沸后小心放入豆腐块,最后用生粉勾芡,放入芫荽段装饰即可。
小贴士:如果害怕蟹黄的胆固醇太高了,也可以用南瓜泥或萝卜泥来替代,口感也会很清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