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葛牌古镇新旅游路线已规划完毕!这里的乡党有福了!
2019-06-03去旅游小编demo30°c
A+ A-
蓝田县葛牌镇位于秦岭深处,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是市民夏季避暑游玩的首选之地。同时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和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葛牌镇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西安航空基地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充分发掘葛牌镇红色资源,与西安招商国际旅行社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开辟葛牌红色旅游新路线,以“红色旅游+扶贫”进一步促进消费扶贫。

据了解,新的葛牌红色旅游路线目前已规划完毕,开办一日游、两日游、七日游等项目,于近日迎来第一批游客,以“重走红军长征路”“夏季避暑佳地”等为主题,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山清水秀中体验红色文化,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享受。红色旅游也将进一步带动葛牌镇民宿经济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消费扶贫”的方式不仅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有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方位助力红色葛牌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蓝田葛牌古镇,位于秦岭北麓深处,是古城西安的东南门户。相传在清代,镇上有三棵柳树,长得特别茂盛,旁边葛藤丛生,爬满了柳树,形成一座天然牌楼,葛牌镇由此得名。

这里山水相间,民风淳朴,老街上现代建筑与铺板门老屋相互参杂,有厚重的历史感。水陆庵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王顺山也有“小黄山”的美誉,葛牌镇——水陆庵——王顺山一路下来,一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周围群山怀抱,一条小河从山间缓流而下,清澈柔和。丝毫没有都市的压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恬适,无比放松。

葛牌镇建于明清时期,为秦岭古道之咽喉,地处陕西,南通巴蜀,东通河南、湖北,是蓝关古道的支道之一。

受到多种外来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的影响,葛牌地区的风俗也别具特色。例如,这里的人们既喜食面,又喜食米,并且喜欢在饭菜中加糖;当地老人过世后,子孙要唱"孝歌",这也与山外不同。

这里是古辋川的上游,历来就是避暑的圣地,清晨可以伴着清凉看日出,晚上有农家可以住宿,中午气温约25度。

不仅自然清凉,这里还是关中地区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诞生地;1935年,徐海东、程子华等领导的红25军在此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政权——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

走在老街上,沧桑的老房子见证了当年段峥嵘岁月,让人仿佛置身在那段红色的记忆中,古朴典雅的房屋、村头的古树,仍在诉说着激情往事……

走累了,当地的农家乐歇歇脚。神仙粉、醋粉、凉鱼……炎炎夏日,一碗下肚,都是解暑利器,几十块钱就可以包吃住一个人。
△神仙粉

△荞面饸饹

△凉鱼
有山、有水、有老街,酷暑时节来这里避暑休闲,准是没错的。




第一站:葛牌古镇老街

从西安出发去蓝田葛牌镇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早七点西安市体育场就有去到蓝田的926路车,开到蓝田县汽车站,车程一个多小时。下车后,就在车站里倒去葛牌的车,车程约需一个半小时。大约十点多就能到葛牌镇上了。葛牌镇地处秦岭深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在周围群山松林的怀抱下,一条小河从山间缓流而下,清澈柔和,让人感到无比的纯洁。小镇气息十分浓厚,让人感觉很放松。
【贴士】
交通:体育场乘坐926路公交车,6元/人到蓝田县汽车站;或者在火车站坐去往蓝田的专车,10元/人。之后在蓝田汽车站乘坐去葛牌镇的班车,40分一趟,13元/人;
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添衣物。

葛牌位于蓝田县东南部,四面环山,山大沟深,盛夏凉爽,是一个消夏好去处。据镇上一些老人讲,葛牌名称的由来和柳树有些关系。传说清朝的时候,镇上有三棵柳树,都长得特别茂盛,旁边的葛条(就是藤条)丛生爬满了柳树,密得像牌楼一样,葛牌也就因此得名。葛牌镇在秦岭大山中,空气清新、气温低,远离闹市、僻静幽美。这里的建筑还是村镇的样子,没有太多城市化的因素,很古朴。
【贴士】
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注意天气变化;
穿合脚的鞋子,村中有山路,注意安全。

如今几百米长的葛牌老街,现代建筑与铺板门老屋相互参杂,很多老屋年久失修,已经濒临倒塌,还有些老屋,门紧闭,早已人去房空。曾经坑洼不平用大石块铺就的道路,如今被水泥灌缝,显得平整了许多,前些年我多次到葛牌小住,几年没来,感到老屋更旧了,曾经逢集就开门的铁匠铺子,早已关门,石头当基座的老屋,飘摇破败,已成危房。不过现在镇上也在积极修建新房,有的地方已经有了新貌。不过,像这种老地方才是最能体现一个村镇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贴士】
注意天气变化,适当添减衣物;
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

葛牌老街上是现代建筑与铺板门老屋相互参杂,很多老屋年久失修,已经濒临倒塌,还有些老屋,门紧闭,早已人去房空。曾经坑洼不平用大石块铺就的道路,如今被水泥灌缝,显得平整了许多。与老街的渐渐落寞相比,现在葛牌镇上在积极修建新村,有的地方已经有了新貌。干净的小平房依次坐落,有些发展的好的现在已经是集农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处了,节假日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历史和现代在这里相互彼此依存着。
【贴士】
适应天气变化,必要时携带雨具;
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

小镇桥头上有颗百年旱柳,每逢赶集,大树下、老街边会有从沟里赶来的乡亲,提篮叫卖土鸡蛋、土鸡,担着木耳、蔬菜、核桃等山货,就在大柳树下排开,一般早上9点多开始,延续至中午结束。集市总是热闹的,卖蔬菜瓜果的有,卖肉类家禽的也有,还有一些村民的手艺活,比如纳的鞋垫之类的,都有卖。村民们把东西就放在图上的那种篮筐里,其中有两只土鸡安静的呆在筐里,等待售卖。这里的鸡都是放养,吃的也都是自然的天赐。这热闹的场景是小镇上的独特风景。中午的时候就在镇上吃点农家饭,味道还是不错的。
【贴士】
集市一般从早上持续到中午,可以买些手工制品;
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
镇上的饭店有好几家,镇政府旁边的老张家的早餐据说是最好的。午餐在这里吃味道也不错。

从纪念馆出来,就在马路对面,有一处“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铺板门紧闭,还算完整,就是屋檐下还撑着一根柱子,以防止倾斜。1935年3月,葛牌街道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正式改组,把当时的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会议中确定了红二十五军今后的任务是“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当时的苏维埃政府下辖8个乡,占地765平方公里。从后街往山上走,有一条小道,刚修了一座小亭,上面有葛牌苏维埃政府纪念碑。上去可以看葛牌全貌和鸟瞰纪念馆。当晚就住在葛牌镇,休息并期待明天的行程。

早在1932年,葛牌镇曾是红25军所在地。也是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根据地。所以下午的时间就去参观葛牌镇纪念馆。一九三五年二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下,长征入陕,红军突进葛牌镇全歼围敌之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该旧址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馆内陈展的文献、资料、照片、革命历史文物,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力素材,也是广大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所在的院落曾经是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的四合院,如今为“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纪念馆”。四合院的的房屋就是各个展厅,院子当中摆着一台大炮。 纪念馆占地面积 800平方米,分七大展厅,展出资料照片、实物400余幅件,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据讲解,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是在鄂豫陕省委领导下,在关中地区建立最早的红色政权。一九三五年二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许宝珊、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率领下,长征入陕,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为葛牌留下了“红25军军部旧址”、“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一展厅主要展出的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及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区域图,二展厅中有国家领导人、红二十五军领导人题词,三展厅详细记录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的创建和二十五军的战斗历程,四展厅则展示了红二十五军西征陕甘宁迎接中央红军北上、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及改编为十五军团的过程,五展厅 中有红二十五军将军名录,六展厅里是红军题词,七展厅是廉政教育厅。纪念馆占地面积 800平方米,分七大展厅,展出资料照片、实物400余幅件,全面真实生动的展示了红军在此的历程,参观后让我对红军的认识更加丰富了。

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从丹凤、柞水北上,突进葛牌镇,全歼围敌之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蓝田人民为扩建红军、配合红军作战、建立地方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几次著名战役,文公岭战役、九间房战役,红二十五军都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堵。其中,在文公岭,红二十五军与国民党的126旅展开战斗,歼灭了敌人两个营的兵力,并俘虏了营长。现在,在葛牌地区的文公岭上,还能看到当时的战壕等遗迹。展厅里,记载着当年历史的照片,再现了红军当年的艰苦岁月。纪念馆里展出了很多实物,像左图所示的枪支就是历史上红军真实使用过的,很有参观价值。
END
来源:家在蓝田
广 告


蓝田在线网由陕西白鹿原律师事务所赵门利、惠红林、杨欣、赵民虎、田丽、王亮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咨询:0298275186
本文来源公众号:蓝田在线(lantiantv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