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除了不能互祝快乐,其他禁忌你知道多少?
2019-06-05生活家小编demo8°c
A+ A-端午
“端”是开端、开始
“午”为炎热的夏天
端午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
端午节来由: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那么端午节除了不能互祝快乐之外,还有什么习俗和禁忌呢?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端
午
习
俗
佩戴香包驱邪瘟传爱意
端午节佩戴香包,传统认为有辟邪、驱瘟之效。实际上,香包里面放入朱砂、艾叶、雄黄、香药、石榴花,散发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对蚊虫而言就是克星,所以,有辟邪驱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和款式,美女们还可以用各种香味的香包送给意中人,来表达爱意。
结伴出游,祛病调心
旧时,在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间田野游玩一天后,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叶经水煮后洗澡,被称为“游百病”、“洗百病”,这样做可以去除邪气晦气,一年平安健康。在现代,平时的学业、工作上的压力,使大脑经常绷紧,端午节,可以选择出游,适当的放松,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到郊外游玩,和品尝一些特色美食,不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惬意,身体的负能量减少,好运自然来。

端午节吃粽子增旺气场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运,所以,端午节这天好好的吃上一口粽子,也让好运道与你相伴。
端午放生积德祈安康
如果家中有病人,可以在端午节去放生,放生就是消灾。灾难不幸之所以发生,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结的冤业、所造的杀业而来。而在端午节放生的开运效果相对平时的日子较为明显。
端午插艾好兆头
在民间风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上插艾草和菖蒲,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来以驱瘴、化煞。也有吃五毒饼这一习俗,象征可以防小人,是健康好运的好兆头。
端
午
禁
忌
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
1、忌恶日
在古人的观念中,五月是“恶月”,而五月初五更是恶中之恶,这一天被视为大凶的日子。因此在这天,未满周岁的小孩要送到外婆家躲避灾祸,俗称“躲五”。
2、忌游泳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屈原就是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因此这一天下水被视为不吉利。尤其是曾经溺死过人的江中,溺死鬼会在这天寻找“替身”,因此在这天万万不可下水。有些靠江的人家,这天还会往江中投放粽子,祈求家人平安。
3、忌五毒
五月初五,被认为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的日子。各家各户要在家中张贴五毒的图画,防止五毒入侵到家里。长辈在孩子的衣物上缝制五毒图案,保佑孩子免受五毒的侵害,健康成长。
4、儿童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些地区,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的,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孩子未来一年就能健健康康,不受病痛侵扰。
5、忌房事
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
以上一共十天,而端午为九毒首日,毒气攻身,邪气旺盛,又传说为天地交泰之日,非常不适合男女交欢,故古训严禁房事,这个并不是迷信,而是非常自然的科学道理。
因为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而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为了防止有些人贪恋性欲,不能自持,而犯了禁忌,故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什么是“归宁”?归宁就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夫妻分开,这样就从客观上,消除了不慎房事的条件,也保障了当事人的身体健康。
徐居士特别提醒:
八字命理、运势咨询、风水姓名,请联系徐墨斋私人微信:852357798(免费简析,一对一咨询)


本文来源公众号:香港七星堂徐居士(xumoz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