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说
2019-06-05生活家小编demo23°c
A+ A-一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龙虾蟹吃,人们纷纷往江里扔饭团、倒雄黄酒。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纪念屈原说在所有民间传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谭绍兵学者对这一说法进行了一系列论证。 黄榴丹也认为虽说法众多,但纪念屈原说仍占主流地位。
二纪念伍子胥说
在我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的吴国故地,一般认为端午节是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因为谗言被夫差赐死,夫差令取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苏州科技大学戈春源教授曾表示,中国的端午节纪念的5个人,其中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才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但他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 的作者宗懔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竞渡是“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三 明成祖朱棣为了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自公元1410年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就是传说中的燕王扫北。明军所到之处烧杀屠虐人畜不留。

一日天上下着小雨儿,燕王率明军一路杀来,远远望见泥泞的小路上有一妇女身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手牵一个三四岁的孩童艰难的走着。燕王心想,这妇人应该抱着小的领着大的,真是人们说的北方的人心都坏了,该杀。我定要让她死个明白。于是示意部下先不要动手。来到妇人近前质问:你为什么不抱着小的,非要背着大呢?你是怎么想的?!那妇人战战兢兢的说:这个大孩子她没有亲人了,这个小孩儿是我的孩子。燕王听后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如此善良有爱心的人,一定能教育出和她一样有爱心的人。于是他对那妇人说:我看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这两颗种子我就给你留下了“指的是两个小男孩”。随后燕王把他腰间佩戴的玉虎挂在那小男孩的肩上。告诉妇人说道:回家吧,告诉你们村上和你一样有爱心的人,在自家的大门口上插上艾草“艾的同音爱”证明你们家是有良心的人。挂上葫芦“谐音福禄”灾难就不会降临了。燕王下了一条戎律,凡是挂艾草挂葫芦的门户不许杀戮。这一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那位母亲带着孩子回到村里就挨家挨户的告诉人们,插艾草,挂葫芦。为了祝福两个幸运的孩子和村里所有的孩子们,人们就用芦苇叶把黏米包在里面称为粽子(种子)流传至今。


本文来源公众号:绥中瑞声达助听器(szrsd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