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访问本站!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区 - 正文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出轨的背后:受困的个人

2019-08-19投稿区李大爷他大爷13°c
A+ A-

  曾经有人在一个大讲座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经历过婚外情?”没什么人举手。她又问了另一个问题:“那有多少人曾被婚外情影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举手了。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即使大家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有过婚外情,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有过婚外情的人,或多或少地被影响。就算没有实质的身体出轨,心猿意马就更是常见了。


  我们很容易指责有婚外恋的人道德品质有问题,是渣男渣女。然而,这样的指责并不会让人免于出轨。婚外情,特别是那种并不想要抛弃配偶的婚外情,可能是有一些更深的原因。


  在出轨的背后,通常是受困的关系或者受困的个人。受困的关系,就是说是婚姻关系出了问题,而这问题很可能是由来已久,而不是到一方出轨的时候才产生。在这个受困的关系中,婚姻的双方都有责任。


  当然,完美的关系并不存在,所以如果要甩锅的话,几乎所有的婚姻都可以算进受困的关系了。但这并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不管配偶怎么样,不管关系怎么样,最后出轨依然是出轨方的决定,并没有人逼迫他/她出轨,那么责任都是他们自己的。


  所以广州侦探这篇先讲受困的个人,什么样的人更可能出轨;下一篇讲受困的关系,即两个人是如何一步一步互动进这个困境的。


  有一些人的经历或者特质让他们对试探和诱惑的免疫力更低,这和他们个人相关,典型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01


  有没有安全感很重要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与我们周围人的互动会形成我们的依恋模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有的人感到安全、满足、能信任他人、被关爱、被尊重、被接纳、能自由表达等,而有的人则感到惊恐、不足、不能信任、孤独、嫉妒、被忽略、被压迫、被批评、被羞辱等等。


  我们幼年时就已经形成的依恋模式会让我们对关系有一定的预期。有安全依恋的人会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是关心我们的,也是能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


  而不安全依恋又分两种,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他们都会认为别人不关心我们,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不同点在于焦虑型的人会在感到不安全时黏得更紧,要求更多,而回避型则疏远自己,压抑或者否定自己的需要。


  这些情绪经历和依恋模式会影响我们的成年生活,尤其是亲密关系。没有安全感的人比有安全感的人更可能出轨。


  回避型对关系的委身度不高,情感上不容易建立起联结,就容易游荡出去。而焦虑型的人一直感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没有被配偶满足,可能偷偷地另辟蹊径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们往往会喜欢自己所熟悉的经历,也被那些让我们产生相似经历的情绪的人所吸引。比如某人的妈妈很强势,事事为儿子作决定,他感到憋屈,但又习惯了依赖老妈。可能这人在长大后感到和强势的女性相处会更舒服,便会找一个类似性格的太太代替了妈妈为自己作决定。


  再举几个例子。


  A曾经被至亲抛弃过,她经年累月地承受着这份痛苦,而在成年之后也很容易感到被拒绝,她心中的信念是“我爱的人迟早都会离开我的”,或者“我爱的人一定会伤害我的”。


  她可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婚姻的委身之中,一段婚外恋这时就可能会降低她对于被抛弃和被伤害的恐惧,也让自己不要那么依赖配偶。既然知道配偶一定会伤害自己或离开自己,那么我就先走这一步,不致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B没有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结的能力,他时常感到孤单和空虚,他觉得别人都是漠不关心或者冰冷的。他心中的信念是“没有人在关怀我”。于是从一段关系到另一段关系,他急切地想要寻找不会让自己失望的人,想要寻求爱,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白和荒芜。委身、亲密和负责任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可能毫无意义。


  当C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从来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他学会了讨好他人,隐藏自己的需要,他心里觉得“我的需要根本就不重要,没人在乎”。长大后的他无法向配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配偶控制欲强、对自己漠不关心等等。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心中怀怨,感到自己付出多、得到少,在这样失衡的心态下可能通过婚外情找平衡。


  02


  代际创伤


  有研究表明,父母中有人出轨的话,孩子出轨的概率比父母对婚姻忠诚的人高出2.5倍。


  这听起来很奇怪是吧?自己已经经历过不忠给家人带来的痛苦,不是应该会避免这样的伤害再发生在自己新的家庭里面吗?


  许多人并不是故意想要重复父母所犯的错,甚至认为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悲剧总是代代相传。我们越不喜欢父母的某些特质,反而越会无奈地发现长大后的自己其实和他们一样。


  在有婚外情的家庭中,通常都有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和紧张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模糊,小孩子没有得到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家庭环境。


  或许父母中被伤害的一方向孩子控诉出轨方,寻求孩子的支持和安慰;出轨一方可能忙于应对,没空和孩子在一起;也有可能出于内疚而回避孩子,转眼不看孩子的痛苦。父母双方都没能照顾到受伤害的孩子。


  孩子长大了,却可能还没有从这样的伤痛中走出来,他感到自己没有安全感、没有价值、不值得爱。进入亲密关系让他感到非常不适,依然感到自己可能会遭遇背叛,不能全身心地把自己委身在婚姻中。与其被动地感到无力无助,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外遇还能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掌控感。


  孩子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的愤怒也会非常影响夫妻之间关系的建造,无论和自己、和父母,还是和配偶之间都难以建立其真实的关系。


  家庭氛围和文化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应该是更难学会忠诚的。


  这些只是一些例子,如果自己内心有很多情感上的空洞和需求的话,就会比较容易以婚外情的方式来逃避和伴侣之间感到无解的问题,或者是自认为出轨时解决之道。然而这是饮鸩止渴,因为婚外情既不能逃避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对亲密关系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撕裂。


  耶利米书2:13“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婚外情就是那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当事人需要直面自己的问题,承担起悔改和成长的责任,才能真的打破这样的困境。


未定义标签
下一篇 有多少婚外情,撑不到最后就死掉了?

发表评论

选填

必填

必填

选填

请拖动滑块解锁
>>